发布时间:2025/5/26 新闻来源:唯赛环保 浏览次数:
一、EDI模块简介
电去离子(Electrodeionization, EDI)模块是水处理系统的核心组件,通过离子交换膜和电场作用去除水中的离子杂质,产水电阻率可达18 MΩ·cm以上,广泛应用于半导体、制药、电力等行业的高纯水制备。其稳定运行对生产质量至关重要。
二、故障现象与维修前状态
1. 故障现象
- 产水电阻率下降
- 产水量降低
- 报警提示
2. 维修前检测与问题分析
- 拆解检查发现:
- 浓水室结垢:钙镁垢沉积在离子交换膜表面,堵塞流道。
- 离子交换树脂失效:淡水室树脂因氧化导致交换容量下降约40%。
- 密封件老化:极水室密封圈破损,导致极水泄漏和压力失衡。
- 根本原因:
- 长期未进行化学清洗,结垢累积;
- 进水水质波动(TOC升高至1.5 ppm),加速树脂氧化;
- 设备维护周期超出建议值(原定每3个月清洗一次)。
三、维修措施与技术改进
1. 维修方案
- 化学清洗:采用10%柠檬酸溶液循环清洗2小时,溶解去除浓水室钙镁垢。
- 树脂再生:更换淡水室50%失效树脂,并对保留树脂进行盐酸-氢氧化钠交替再生。
- 机械修复:更换极水室密封圈及2处破损离子交换膜。
- 系统优化:增加进水TOC在线监测,调整EDI电流至6 A(原设定4.5 A)。
2. 技术改进
- 在浓水室增设超声波辅助清洗装置,减少结垢风险;
- 升级控制系统,实现压力、电阻率、流量等参数的实时联动报警。
-
维护建议:
- 周期性维护:每3个月进行化学清洗,每年更换树脂及密封件;
- 水质监控:严格把控进水TOC≤1 ppm,pH值控制在6.5~8.0;
- 预防性升级:加装在线监测设备,实现故障预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