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/7/26 新闻来源:唯赛环保 浏览次数:
电去离子(EDI)技术通过电场驱动离子迁移,结合离子交换树脂实现高纯水制备(电阻率≥15 MΩ·cm),无需化学再生。其中,离子交换树脂是离子传递、自再生及杂质去除的关键载体,直接影响EDI模块的性能。
一、核心作用
- 加速离子迁移:树脂通过高密度活性位点富集水中微量离子(如Na⁺、Cl⁻),形成“离子富集区”,在电场作用下快速传递至浓水室,提升脱盐效率。
- 维持自再生:树脂吸附的离子(如阳离子释放H⁺、阴离子释放OH⁻)与水分子解离产生的H⁺/OH⁻交换,恢复为H⁺型和OH⁻型活性状态,实现连续脱盐。
- 协同去除杂质:吸附弱电解质(如硅酸、硼酸)和截留微量有机物,提升产水纯度(硅≤10 μg/L,TOC≤50 ppb)。
- 稳定结构支撑:均匀填充的树脂颗粒优化水流分布,高机械强度树脂减少破碎污染,保障模块长期运行。
二、性能要求
EDI树脂需具备高交换容量(≥1.8 mmol/g)、快速动力学、强机械强度及化学稳定性(耐氧化/有机物),主流采用苯乙烯系强酸/强碱凝胶或大孔树脂。
树脂是EDI的“心脏介质”——通过离子交换与电场的协同,实现高纯水连续制备,是技术高效、环保的核心支撑。
复制